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评测评测
电力产业链如何应对夏季“大考”
兴宏汽修2023-07-08【评测】6540人已围观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其中,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用电量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各地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用电需求稳中有升。以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浙江为例,工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在3月份达到40.66%,制造业用电量回升到接近历史高点。此外,山西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企业一季度总用电量同比增长10.02%,环比增长5.64%,创历史新高。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如出现极端气候,2023年最高用电负荷达近14亿千瓦,华东、华中、南方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偏紧。
因此,做好电力保供工作,对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电力产业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来应对这场考验。
一是推动省级电网之间互联互通。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未雨绸缪,比如安徽省发改委同安徽省电力公司与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电力公司进行多轮衔接,签署了皖浙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双方约定,将根据两省用电负荷特性开展电力置换互济,以支持两省迎峰度夏的能源保供。
二是加大新能源消纳力度,将多能互补落到实处,争取各类电源在迎峰度夏前投产发挥保供作用。以风力、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绿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供给体系的主力军,在用电关键期,更要提高新能源的有效消纳,各类电源需应发尽发。
三是推动储能调峰作用。储能在支撑电力保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以及支撑新能源高比例外送等方面作用明显。我国新型储能2022年装机规模大增,如今进入实战阶段,应充分发挥电网侧储能在增进新能源消纳和调节地区电网高峰负荷、缓解电力供应压力的作用。
总之,保证电力稳定供应是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重中之重,必须将政策“工具箱”用好用足,提前布局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今年夏季用电“大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文章

- 熊出没联名熊猫女王:IP联名冰淇淋的“破圈”密码与国潮新想象
- 洋洋大观|锦衣华服 中国“奢侈品”圈粉世界
- 方程豹 豹8无人机版上市,售价39.58~42.38万元
- 探陆 全部在售 2024款,高新西探陆报价20.98万起 优惠高达3.00万
- 秀我中国丨福建福安:一起赶海 挖海蛏
- 科技平权,体验至上丨iCAR V23三款全新版型重磅上市!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可享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
- 宏光MINIEV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五菱宏光MINIEV四门版上市 售价4.48-5.08万
- 长安UNI-T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2025年1月份长安UNI-T销量261台, 同比下降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