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车险车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之路
兴宏汽修2023-07-06【车险】4881人已围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4月27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说,生态环境部推进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不断夯实,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不断深入,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之路。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政策的科学基础。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完成了3次调查评估,第4次调查评估也已基本完成。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目标是通过定期‘把脉’生态系统,掌握全国生态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王志斌说,将4次调查评估结果联系起来看,从2000年以来,全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方案》,建立了“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区域”的长效机制,规范了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和方法等。
王志斌表示,对标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率先完成的黄河流域近20年生态变化遥感调查评估,发现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彰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初步建成科学、全面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
高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对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具有重要作用。王志斌表示,我国已初步建成科学、全面、长时间序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先进成果。
其中,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我国形成了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淡水鱼类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比如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国建立了749个监测样区,获得监测记录180万条。“中科院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是全球第一个具有完整纬度梯度的森林监测研究网络,包含亚洲最大的鸟类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王志斌说。
科技创新助力提升生物多样性监管和治理水平。王志斌介绍,浙江省丽水市、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率先建设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建立了“天眼+地眼+人眼”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数字监测监管体系,建成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管系统等。
采取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中有44万亿美元适度或高度依赖自然生态系统,这相当于全球GDP的一半以上。
“一些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地区已采取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初步成效。”王志斌介绍,比如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对野生动物肇事导致的居民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并已实现全覆盖。2021年,中国银行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规模为18亿元等值人民币,用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上一篇:高清3D基因组相互作用图生成
下一篇:绘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记者手记)
热门文章

- 熊出没联名熊猫女王:IP联名冰淇淋的“破圈”密码与国潮新想象
- 洋洋大观|锦衣华服 中国“奢侈品”圈粉世界
- 方程豹 豹8无人机版上市,售价39.58~42.38万元
- 探陆 全部在售 2024款,高新西探陆报价20.98万起 优惠高达3.00万
- 秀我中国丨福建福安:一起赶海 挖海蛏
- 科技平权,体验至上丨iCAR V23三款全新版型重磅上市!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可享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
- 宏光MINIEV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五菱宏光MINIEV四门版上市 售价4.48-5.08万
- 长安UNI-T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2025年1月份长安UNI-T销量261台, 同比下降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