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情行情
量价齐升!中国汽车出海破浪前行
兴宏汽修2023-11-04【行情】36465人已围观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武凯
近日,第47届东京展正式开幕。作为国际五大展一,东京展被称为“亚洲风向标”,日系长期是东京展的绝对主角。不过随着中国品牌快速进入海外市场,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10月26日,中国新能源企业比亚迪携海豹、腾势D9以及仰望U8等多款型亮相东京展,并展示了其多项核心技术。据悉,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参加东京展。在参加东京展的同时,比亚迪透露其已在日本开设了15门店。
停靠在澳大利亚街头的长城哈弗,受访者提供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只是中国产业出海的一个缩影。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头部企布局海外业务,国产足迹也已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多地市场。
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国出口量在过去短短数年时间里实现多次跨越式增长。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含底盘,下同)出口量已达到371万辆,同比大涨64.4%。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同时也继2022年后再次创下我国出口量的新高。
新能源带动海外销量增长
2014-2020年,我国全年出口量均在100万辆上下徘徊,直到2021年,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2021年,我国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12万辆,同比实现96.3%的增长。这一增势在随后的2年时间内得以持续:2022年我国出口量达到332万辆;到了2023年,仅前三季度的出口量便超过去年全年,达到371万辆。
过去10年我国出口量(2023年为前三季度出口数据,数据来自海关总署,下表同)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出口最多的国。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及日本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我国整出口234万辆,日本出口量为202万辆。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和海外发达地区市场的开拓是中国出口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出口量达125.6万辆,占整体出口量的33.9%。同时新能源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7.6%,并且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2022年,我国新能源累计出口106.4万辆。
“2021-2022年初,随着中国性价比的提升和独企业的出口,中国出口欧洲发达国市场取得巨大突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是中国出口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增长点,改变了依赖亚洲和非洲等部分穷国和不规范国的出口被动局面。”
过去10年我国出口额在出口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单均价也在大幅提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9.8亿元,单均价为85534元;到了2023年,前三季度出口总额为5086.9亿元,单均价137115元,较2014年提升60.3%。
崔东树分析称:“当下我国出口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正常情况下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500万辆。”
企深度参与出海机遇
中国出口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国内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上集团、长城、比亚迪以及蔚来等,各类企均在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在地区市场方面,与早期主要出口俄罗斯、中东、南美等地区市场不同,近年来国内企开始大规模进入欧洲、东南亚、拉美以及日本等地区市场。尤其是在欧洲、日本市场,国产已然展开对德系、法系以及日系等主流企的攻势。
型类别方面,在燃油外,新能源正成为国内企出口的重点类别型。不少企更是凭借新能源实现海外市场销量快速增长,如比亚迪、蔚来、哪吒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产业发展正成为国产走向海外的重要契机。反,出海也是中国品牌发展的一大机遇。
公开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国内多企海外销量大幅增长。如在今年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28039辆,较去年同期的7736辆增长2.6倍;长城前三季度海外累计销售超21万辆,同比增加89.4%。
在不少海外消费者群体眼中,中国的产品正逐渐摆脱低端、落后的形象,以先进、可靠的姿态深入当地市场竞争。
“现在国产不仅广受华人认可,连当地人也纷纷称赞。”多位在泰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受访者对时代财经如此形容国产在当地的现况。
乘风破浪正当时
中国出海在实现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10月初,欧盟宣布对产自中国的纯电动正式启动反补贴调查。由于涉及公司数量较多,欧盟委员会采取抽样方式确定最终调查目标。
在企看来,欧盟掀起的反补贴行动对中国企的海外发展是一种考验。
“我们要承受欧盟反补贴调查带来的压力,要有定力和韧性去重构理解,积极应对。”长城副总裁、海外业务负责人史青科近日在采访中表示:“这是长城以及中国必然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此外有学者认为,今年我国出口激增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在欧美市场的突破等。但随着海外品牌电动化型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罗昊也对时代财经称,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差异化的挑战,包括市场环境差异、消费环境差异以及文化环境差异。
不仅如此,中国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曾表示:目前中国的出口还是一种贸易形式的出口,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要到目的国去进行直接投,整个供应链体系可能也需要本地化。
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海外销售产品的同时,进行以建厂为主的本土化尝试。公开料显示,截至目前,上集团、比亚迪、长安已纷纷宣布在泰国建设整生产工厂;奇瑞、长城、比亚迪则先后在巴西打造工厂等。
北方工业大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对时代财经分析道,相对于直接出口到当地,在海外建厂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及关税成本、并获得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有利于扩大当地市场规模。同时,海外建厂也有利于提高自主品牌海外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新能源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国内供应链企业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公开料显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纷纷在欧洲等地进行投建设。
“走向国际,深度参与全球化,是中国做大做强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强国的必经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如此评价中国出海。
2023年已接近尾声,全球产业变革仍在持续。在这个新的出海时代中,如何才能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呢?这或许是中国企都要思考的问题。
Tags:
热门文章

- 熊出没联名熊猫女王:IP联名冰淇淋的“破圈”密码与国潮新想象
- 洋洋大观|锦衣华服 中国“奢侈品”圈粉世界
- 方程豹 豹8无人机版上市,售价39.58~42.38万元
- 探陆 全部在售 2024款,高新西探陆报价20.98万起 优惠高达3.00万
- 秀我中国丨福建福安:一起赶海 挖海蛏
- 科技平权,体验至上丨iCAR V23三款全新版型重磅上市!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可享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
- 宏光MINIEV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五菱宏光MINIEV四门版上市 售价4.48-5.08万
- 长安UNI-T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2025年1月份长安UNI-T销量261台, 同比下降86.48%